为何降息了,市场却还在跌?

2025/10/30 13:00
👤PANews
🌐zh-Hans
为何降息了,市场却还在跌?

北京时间今天凌晨,美联储宣布——降息25个基点,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下调至 4.00%–4.25%。

同时,美联储还表示:量化紧缩(QT)将在 12 月 1 日正式结束。

照理说,这本该是“利好”:降息、结束缩表、流动性预期改善。但结果却让很多人疑惑——为什么股市、加密货币、甚至黄金都没涨,反而普跌?

01、市场的“利好预期”早已透支

事实上,市场早在本月初就已经“押注”这次降息。根据 CME FedWatch 数据,在会议前,市场认为:

降息 25bp 的概率高达 95%,同时还有约 40% 的投资者预期美联储会立即宣布启动 QE(重新扩表)。

结果,美联储只是选择了“温和”降息。

换句话说:

这次降息,不是“新利好”,而是“低于预期”。

当预期兑现但没有惊喜,市场往往会选择获利了结。这也是典型的“买消息,卖事实(Buy the rumor, sell the news)”行情。

02、停止缩表 ≠ 开始放水

很多人看到“QT 结束”,就以为意味着“大放水”要来了。但其实,美联储这次的声明非常谨慎:

“我们将结束缩表,但暂不启动新的资产购买计划。”

也就是:

从“收水”阶段,转为“观望”阶段。

在金融市场的语言里,这叫:

流动性不再恶化,但也没有改善。

而投资市场要上涨,光“止跌”不够——还需要“增量资金”。这就是目前最大的缺口。

03、降息并未传导到“实际资金利率”

理论上,降息会让短端利率下降,带动资金成本降低。但这次的情况有点特殊——虽然名义政策利率降了 25 个点,但中长期资金成本并没有同步下降。

例如五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.6%涨到3.7%:

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飙涨到4%以上:

这说明什么?说明市场的真实流动性仍然紧张,投资机构并没有感受到“钱变多”。美联储的降息,还停留在“嘴上”,并没有真正“流到市场”。

04、“降息”背后的隐忧: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大

从更宏观的角度看,美联储的这次降息,其实是一种“防御性操作”。近期的美国经济数据显示:

  • 房地产、制造业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;
  • 就业市场放缓,失业率重新升至 4.6%;
  • 企业盈利增长几乎停滞。

这意味着,美联储在“保增长”与“控通胀”之间,选择了轻微松动货币政策来缓冲下行风险。

但这种操作也释放出一个信号:

美国经济可能已经进入“缓衰期”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市场宁愿先锁定利润,也不敢轻易加仓风险资产。

05、总结:降息≠牛市,流动性才是核心变量

这次降息,市场的反应其实给出了一条最清晰的逻辑:

短期政策松动 ≠ 流动性充裕 ≠ 资产上涨。

真正能推动股市、加密市场全面反转的,是央行重新启动资产扩张(QE),或财政刺激配合大规模资本流入。

在那之前,降息只是“中性偏暖”——能稳住信心,但还不足以掀起新一轮牛市。

市场要的不是25个点的降息,而是一场真正的放水。

在那之前,‘风险资产’都还要再等等。

 

📅公開日時:2025/10/30 13:00
🔄更新日時:2025/10/30 13:00
🔗出典:PANews